—— 疑难解答 ——
“发补缺陷角度论药品研发项目管理”现场答疑第四期
发布时间:2025-04-10 /} 浏览次:数
01 缓释片品种的生产地址变更,是否需要进行BE实验? 已上市品种的变更研究工作参考《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(试行)》的公告(2021年 第8号)进行,一般缓释片无需进行BE实验,仅部分特殊复杂制剂需要进行。 02 目前生产线上使用较多的是国产硅胶管、垫片等生产组件,无法提供较全面的资料,是否必须更换为进口产品? 首先需要对正在使用的塑料组件进行较全面的相容性研究,如相容性无问题,可以使用国产样品,至少需要提供组件的材质说明、检验报告及无特殊添加物质声明。一般进口样品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,包括产品的材料法规符合性声明、特殊关注物质声明、质量符合性声明、检验报告及浸出物研究等。 03 生产组件相容性,生产组件生产厂家需提供的资料清单一般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?目前项目申报使用色水法进行密封性检测是否可以接受? 需塑料生产组件的供应商/生产商资质证明文件,如生产商质量保证体系(如ISO、GMP)、材料法规符合性声明、特殊关注物质声明或承诺(如添加剂种类、用量限度符合性等)、检验报告/或质量符合性声明等。 可以接受,但应使用阳性瓶在商业化生产的设备进行验证研究,并与微生物挑战法的密封性验证灵敏度进行关联比较,其灵敏度不得低于微生物挑战法灵敏度。 04 原料药变更或生产场地变更时会不会涉及BE? 原料药变更情况: 原料药变更从晶型,杂质谱和粒度去对比原料药的变更前后原料药的情况,对采用变更后原料药生产的三批制剂进行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考察,申请时提供3-6个月的稳定性研究资料,并与变更前产品的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,变更后产品的稳定性不低于变更前。可不进行BE生物等效的研究。 如变更前后制剂的溶出曲线、关键理化性质等存在差异,一般需考虑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,如申请免除生物等效性研究,需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。此种情形应按照重大变更管理。 生产场地变更: 变更制剂生产场地 1、变更固体口服制剂的印字工序的场地,变更次级包装和外包装工序、贴签工序的场地,变更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灭菌场地,在同一生产地址内变更非无菌制剂、中间体的生产和初级包装的场地(变更前后的生产设备、操作规程、环境条件(比如温度和湿度)、质量控制过程和人员素质等方面一致)。 研究验证工作包括: (1)说明变更的具体情况和原因,对变更后相关工序进行研究和/或验证。 (2)比较新旧场地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控制等情况。比较新旧场地生产设备情况,包括生产厂家、型号、材质、设备原理、关键技术参数等,并说明变更前后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的匹配性。 (3)对变更后一批样品进行检验,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。 (4)对变更后首批样品进行长期稳定性考察,并在年报中报告该批样品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数据。 2、本指导原则中未另作规定的制剂、中间体的生产场地和初级包装场地的变更。 研究验证工作包括: (1)说明变更的具体情况和原因,对变更后相关工序进行研究和/或验证。 对于无菌制剂,还需进行无菌/灭菌工艺验证。47 (2)比较新旧场地处方和生产工艺、生产过程控制等情况。比较新旧场地生产设备情况,包括生产厂家、型号、材质、设备原理、关键技术参数等,并说明变更前后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的匹配性。 (3)提供变更后一批样品的批生产记录。 (4)对变更前后的样品进行质量对比研究,重点证明变更前后样品的溶出曲线、杂质谱、关键理化性质等应保持一致,并符合相关指导原则要求。 (5)对变更后生产的1-3批样品进行检验,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。 (6)对变更后1-3批样品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研究,申报时提供3~6个月稳定性研究数据,并与变更前药品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。变更后样品的稳定性应不低于变更前。 根据变更的指导原则,增加生产场地,设备不变的情况下不会对其制剂产品进行BE和生物等效性研究。 点击直达 “发补缺陷角度论药品研发项目管理”之热点分享 第三期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_YO_7I45vXshsVQ_JF4uMA “发补缺陷角度论药品研发项目管理”之热点分享 第二期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XlWPQqLZIuZqw7H_bAakPA 药物杂质风险控制技术沙龙线下答疑(福州)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OK4gm5DnUbTjVCb6JEPvQ 药物杂质风险控制技术沙龙线下答疑(杭州)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6CuozlSxPtLdhEZ1pIEnVg